依鲁替尼是新型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包括CLL在内的大多数B细胞肿瘤需要依靠BTK增殖和存活。
研究者指出,RESONATE研究验证了依鲁替尼对复发性或难治性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有效。依鲁替尼对del17p基因畸变的难治性CLL也有效。主要研究者John Byrd指出,几乎所有的复发性CLL患者都可考虑口服依鲁替尼。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和合并炎症性肠病的患者禁用该药。
美国芝加哥大学Olatoyosi Odenike指出,“这是一个变革性的药物。“这个药物可能会改变CLL的治疗,更有可能替代毒性更大较大的化疗。”美国Helen F. Graham肿瘤中心Gregory Masters这么认为。美国乔治敦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Catherine M. Broome指出,复发性或难治性CLL对其他治疗手段很少或无应答。在RESONATE研究中,依鲁替尼组的总缓解率达42.6%,而奥法木单抗组仅4.1%。
老挝卢修斯依鲁替尼
展开剩余44%该项新研究纳入难治性复发性CLL或SLL患者,对比依鲁替尼与奥法木单抗(标准治疗)对预后的影响。12个月时,依鲁替尼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奥法木单抗组(90% vs 81%),即前组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57%。研究并未得到依鲁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数据,6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为88%,标准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8.1个月。依鲁替尼组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78%。
依鲁替尼的早期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但在大多数患者中比较轻微。依鲁替尼组和奥法木单抗组中出现3级或3级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分别占57%和47%。依鲁替尼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包括腹泻(4% vs 2%)和房颤(3% vs 0%)。此外,依鲁替尼组的出血、皮疹、发热、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也更多见,但大多数为1~2级。不过,两组中因不耐受不良反应停药的患者比例均为4%。
2024年6月,老挝政府批准了卢修斯制药生产的依鲁替尼上市,价格更亲民,给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选择,使得普通患者不因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从而获得最大化治疗效果。患者可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药品。【上海医家依】
发布于:北京市汇盈策略-实盘配资查询-网络平台配资-配资平台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