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军企“护盾AI”高管阿莫·哈里斯最近在社交媒体高调碰瓷中国六代机,宣称自家新款战机“更具革命性”,还配上裹着美国国旗的神秘宣传图。
但网友翻出参数直接笑崩:这款V-BAT无人机最大速度仅65节(约120公里/小时),载重10公斤撑死带个传感器,续航4小时都算超常发挥——就这水平,连超音速门槛都摸不着,竟敢叫板中国正在试飞、目标3马赫巡航的六代机?
这种“渔船硬刚航母”的闹剧,本质是硅谷军工的经典套路:用情绪营销忽悠五角大楼掏钱! 安杜里尔工业的YFQ-44A无人僚机曾吹得天花乱坠,实战测试却暴露通信兼容性崩盘;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在俄乌战场被干扰到失联,照样不影响硅谷公司拿订单。
护盾AI的V-BAT本质是前线侦察小摩托,和中国六代机压根不在一个赛道,但踩中国抬身价已成硅谷财富密码——毕竟美军“硅谷化”愈演愈烈,金融玩家们太懂怎么把PPT吹成“颠覆战场”了。
高管硬杠中国进度
护盾AI公司工程副总裁阿莫·哈里斯的争议推文,刻意将V-BAT无人机与中国六代机原型机对比。 他宣称该机是“颠覆性创新”,还配上机身覆盖星条旗、细节全隐藏的宣传图,营销手法与中国早年“THE NEXT”战机预告如出一辙。
但公开资料显示,V-BAT是垂直起降无人机,定位为前线简易场地侦察或小型物资运输。 其最大速度仅65节(120公里/小时),相当于高速公路汽车时速;载重极限10公斤,仅能携带微型导弹或摄像头;续航3-4小时,作战半径不足200公里。 这些参数与空战核心需求——超音速机动、重型武器挂载、高爬升率——完全无关。
反观中国六代机进展:2024年12月26日,两款原型机完成首飞,代号“歼-36”的机型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其采用无垂尾、无平尾的“银杏叶”气动布局,雷达反射截面比美国F-22降低两个数量级;飞行速度突破3马赫(约3675公里/小时),相当于V-BAT的30倍;内置弹仓可携带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达1000公里,速度9马赫。
侦察小摩托 vs 空天作战体系
护盾AI将V-BAT类比“革命性战机”,暴露出硅谷军企对军事常识的漠视。 现代空战是体系化对抗,六代机的核心能力至少包含四大维度:
隐身全域化
中国六代机应用等离子体隐身蒙皮和自适应伪装技术,对雷达波、红外、可见光实现全频谱隐身。 其进气道与机身一体化设计,彻底规避传统战机的直角反射源;发动机喷口采用冷阱屏蔽,红外信号较F-35降低90%。
而V-BAT无隐身设计,机体布满铆钉和传感器外露部件,雷达反射信号强度堪比民用直升机。
动力与航程碾压
歼-36搭载三台涡扇-15变循环发动机,巡航高度50公里(临近空间),航程超25000公里。 变循环技术使发动机在亚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模式下自动切换,燃油效率提升40%。
V-BAT使用活塞发动机,最大升限6000米,相当于民航客机高度。 若从关岛飞往上海(约3000公里),它需中途加油25次。
武器代际鸿沟
中国六代机主弹仓可挂载12枚PL-21超远程导弹,射程1000公里,速度9马赫,采用二级推进模式:先以涡喷引擎爬升至大气边缘,再以高超音速俯冲突防。 2025年内蒙古试射中,该导弹成功击中移动靶船。
V-BAT的“武器”实为微型传感器或“弹簧刀”巡飞弹,威力仅相当于手榴弹,对装甲目标毫无威胁。
AI作战体系差距,歼-36已实现“忠诚僚机”协同作战,一架有人机指挥6-8架攻击-11无人机,构成蜂群网络。 AI系统可自主分配目标:有人机负责电子压制,无人机群实施饱和打击。
护盾AI为V-BAT开发的Hivemind系统,仅支持20架以内无人机编队飞行,无复杂战术决策能力。 美军测试中,该系统在强电磁干扰下多次失控。
战场露馅循环
护盾AI的碰瓷绝非个例,而是硅谷军企的标准商业模式:
概念包装:安杜里尔工业曾宣称YFQ-44A无人僚机“重新定义空战”,结果原型机因通信延迟被F-16轻松击落;
绑定爱国营销:V-BAT宣传图刻意包裹国旗,强化“技术救国”情绪,实则规避真实参数展示;
金融化运作:护盾AI借乌克兰战场视频炒作,估值飙升至22亿美元,拿下美军1.98亿美元订单,但交付产品缩水至仅能反制民用无人机。
问题在于美军“硅谷化”的体制风险。 传统军工(如洛克希德·马丁)需遵守严格测试标准,而硅谷公司利用“其他交易授权”(OTA)条款绕过监管:仅需提交15页PPT,60天内就能拿到国防部合同。 2024年DIU(国防创新实验小组)签发的OTA合同激增300%,但35%项目因技术不达标终止。试飞vs图纸
中国两款六代机原型机(成飞无垂尾型、沈飞三发型)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4次高难度试飞,包括复杂气象起降、超音速巡航、导弹舱开合测试。 军方披露的编号“36011”显示其已进入量产前工程验证阶段。
美国六代机陷入多重困局:
空军NGAD项目因单机成本3亿美元,2024年7月被国会暂停拨款;
海军F/A-XX项目因波音与诺格公司内斗,气动设计三年修改7次;
特朗普宣称“F-47已试飞5年”,但波音实际到2025年3月才拿到研发合同,专家直斥“心理战”。
当护盾AI用120公里/小时的无人机碰瓷中国六代机时,硅谷与航空工业的认知断层已成战场隐患——毕竟现代空战,从没有慢速侦察机逆袭超音速战机的童话。
汇盈策略-实盘配资查询-网络平台配资-配资平台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