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上有一种关于“搬尸工”工作的流言,声称这份工作不仅工资高,而且工作轻松。很多人看后纷纷表示想要加入这个行业,甚至认为只需工作一天就能赚到1200元,一个月轻松过万。然而,这些传言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搬尸工的工作内容
1984年,吴小佩回到厦门找工作,正巧殡仪馆需要一名灵车司机,于是他便加入了这个特殊行业。刚开始时,他对充满死亡气息的殡仪馆感到不安和压抑,但为了生活,他选择坚持。最初,他只是负责驾驶灵车运送遗体,尽量避免与尸体接触。然而,命运让他逐渐深入了这个行业。
有一次,他处理了一位孤独去世多日的老人的遗体,进入老人家中后,扑鼻而来的腐臭让他几乎想要离开,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从那一刻起,他开始用双手一点点地收拾腐烂的遗体,开始真正融入到这份工作中。后来,他从灵车司机转为正式的搬尸工,开始亲自搬运和处理遗体。
展开剩余83%搬尸工的工作并不简单,每当接到任务,无论是深夜还是暴雨,他都必须背起担架,前往事故现场。有时面对的是楼上的坠亡者,有时是从河中打捞出来的溺水尸体。每个环节都需要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尸体可能会破裂,腐烂的液体泄漏出来,气味难以忍受。
二、搬尸工的收入真有那么高吗?
最近,网络上频繁出现“搬尸工日薪1200元”的说法,甚至称每月收入可轻松达到4至5万元。许多人对这个“高薪”充满兴趣,认为这是一份既轻松又赚钱的工作。
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吴小佩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多年,他的月收入远没有传言中的那么高,通常只有3000到4000元。所谓的高薪往往只出现在特殊时期,例如疫情期间或者重大灾难发生后,临时工因为需求量大而获得较高薪酬,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
大部分搬尸工的日常工作非常辛苦,长时间的工作、非常规的作息,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让这份工作并不像传闻中那样轻松。吴小佩还记得,曾经有一次,他和同事处理了一具因车祸死亡的遗体,遗体已经严重毁坏,现场一片混乱,气味也极为难闻。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得保持冷静,一块块小心地将遗体处理完毕。
三、搬尸工的社会偏见
除了工作上的辛苦,搬尸工还要承受巨大的社会偏见和心理压力。吴小佩和许多同行一样,习惯了在社交场合避免提及自己的职业,因为大家往往对这个职业抱有排斥心理。有一次,吴小佩去修车,他的灵车被修车师傅拒绝,因为这辆车看上去“不吉利”。即使是一些亲戚朋友,知道他从事这个工作后,也开始对他保持距离,甚至不愿邀请他参加聚会,害怕“晦气”传染。
这种对搬尸工职业的歧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立无援。吴小佩和他的同事们也因此渐渐封闭了自己,社交圈越来越狭窄。这种无形的压力,往往让搬尸工感到十分孤独和无奈。
四、他们的坚持与意义
尽管面临如此多的困境,搬尸工们依然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吴小佩常对新入职的同事说:“尊重逝者,才能让自己心安。”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不仅是搬运遗体,更是为死者提供最后的尊严与体面,同时也让活着的人珍惜生命的宝贵。
这些搬尸工们承受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负担,但他们依然为逝者提供最基本的帮助。尽管他们的工作常被误解,甚至被社会所排斥,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五、呼吁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或许有一天,社会能够更加理解这些特殊职业,搬尸工们不再需要隐藏身份,不再因职业遭受歧视,而能够安心地生活。每个人都应以更加宽容与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默默为社会付出的人,正是他们的存在,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赋予了社会更多的人情味和温暖。
结语
总之,搬尸工并非如传言中所说的那样高薪且轻松。这份工作除了收入不如想象中的丰厚外,还伴随着强烈的社会偏见和极大的心理压力。搬尸工们虽然默默无闻,却为逝者提供着最后的尊严,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尊重与理解。
发布于:天津市汇盈策略-实盘配资查询-网络平台配资-配资平台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