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邻居家去年装修的糟心事儿现在还在小区群里当“经典反面案例”——当时瓦工拍着胸脯说“水泥砂浆最结实,瓷砖胶就是商家骗钱的智商税”,邻居想着能省千把块,就信了。结果今年春天做早饭,“啪嗒”一声,三块厨房墙砖直接砸在刚买的电饭煲上,锅身凹了个大印子,媳妇儿吓得手里的鸡蛋都掉在地上,蛋壳碎得满地都是。后来找师傅来修,掀开砖一看,水泥层都干透成“粉末渣”了,跟墙面压根没粘住,师傅摇头说“这砖不掉才怪,现在的大砖哪能单用水泥?”
其实不是水泥不好,是现在的瓷砖早变样了啊!
十年前家里贴的瓷片,薄得跟饼干似的,吸水率高,往水泥上一贴,跟海绵吸饱水似的,牢牢“扒”在墙上;现在呢?随便一块墙砖都是400×800、750×1500的,跟块小门板似的沉,而且吸水率大多不到0.5%——这就像你拿胶水粘光滑的塑料板,表面滑溜溜的,胶水根本“咬”不住,时间一长,水泥干了收缩,砖能不往下掉吗?
我家装修时特意做了功课,跟瓦工师傅强调“必须用瓷砖胶”。师傅倒实在,说“现在贴大砖不用胶,就是给自己留隐患”。他用的是C2型瓷砖胶,按比例加水调得稠稠的,往砖背上薄涂一层再贴——我蹲旁边看,师傅说“这胶里有胶质成分,就像给砖和墙之间加了层‘粘扣’,不管夏天开空调多干,冬天开暖气多热,都不会空鼓”。
现在住了两年,厨房卫生间的墙砖连个缝都没鼓,更别说掉了。
最搞笑的是我同事,去年装修把“瓷砖背胶”当“瓷砖胶”用,说“都是胶,能有啥区别?”结果三个月不到,卫生间墙砖掉了一半,shower头都被砸歪了。后来找懂行的人看,人家说“背胶是‘打底’的,就像贴墙纸要先刷基膜,本身没粘结力,单独用能不掉吗?”他重新贴砖花了两千多,比当初用瓷砖胶还贵,现在一提这事儿就拍大腿。
还有些瓦工偷工减料,把瓷砖胶里掺水泥,说“省点胶钱”——我朋友家就遇到过,师傅趁他不在加了半袋水泥,结果半年后砖开始空鼓,用手一敲“空空”响,再找师傅,早把他微信拉黑了。
你说这事儿糟心不糟心?
其实装修最忌“经验主义”。以前贴小瓷片用水泥没问题,现在瓷砖变大了、变“滑”了,工艺能不变吗?就像十年前你用按键手机能刷短视频吗?不也得换智能手机?瓷砖粘结剂就是这个理儿——不是水泥不好,是得“对症下药”。
你们说,省那点水泥钱,换得一屋子掉砖的麻烦,值吗?
要是砸到人怎么办?
还有,你们装修时有没有遇到过瓦工劝你不用瓷砖胶的?
最后怎么样了?
我反正觉得,装修是给自个儿住的,别为了省小钱留大隐患,毕竟掉下来的不是砖,是糟心事儿啊!
汇盈策略-实盘配资查询-网络平台配资-配资平台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